文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9月21日,印度《欧亚时报》甩出了一篇重量级文章,标题甚至带着几分挑衅意味:“用不着等六代机,美空军已经让出世界第一。”
展开剩余83%这不是中国媒体的自我鼓吹,也不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宣言,而是一家一贯立场复杂、观察敏锐的印度主流防务媒体,在通盘比较中美五代机现状后,得出的结论。
这句话的分量,并不在于它来自谁,而在于它已经无法否认:全球空中力量格局,正在被重写。
这篇文章的核心判断没有丝毫遮掩:中国空军,靠着歼-20,已经在第五代隐身机领域,完成了对美空军的反超。
这种判断之所以成立,是因为今天的空中优势,不再只看谁先造出飞机,而是看谁能量产、谁能迭代、谁能构建体系。而在这三项上,美国已经全部落后。
先看最直观的:数量。歼-20自2017年开始批产,2022年达到满负荷,如今年产稳定在100到120架之间。
截至2025年9月,中国空军的现役歼-20数量已经突破300架,改进型歼-20A、双座型歼-20S,也都在稳定列装。这不是一款战斗机的胜利,而是一整条工业链的胜利。
相比之下,美国的F-35项目,在全球看起来风光,实际上却陷入了“产得多、用得少”的尴尬局面。
尽管F-35年产量维持在150架左右,但大部分用于出口,真正交付给美国空军的,还不到50架每年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下滑。
纸面上看,美国拥有600多架F-35,但这是一支分布全球、防不胜防的散装部队;中国的歼-20,则是一支集中部署、体系作战的实打实力量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在五代机产能上,已经建立了“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”的体系能力。从涡扇-15发动机到氮化镓雷达,从隐身蒙皮到智能航电,几乎所有核心部件都实现自给。
整个歼-20项目,早就不再依赖进口和外部授权。而F-35呢?升级一个TR-3系统,代码量多了85%。
结果升级直接卡死,Block4计划一拖再拖,成本飙涨60亿美元,交付时间从2026年推到2031年,至今连一架战斗力完整的Block4都没出来。
印度媒体的判断并没有止步于“产能”,而是进一步指出了“体系”。歼-20已经不再是单机作战的概念,而是整个中国空军体系中的核心节点。
歼-20S的双座设计,其实是为未来空战预留了接口:前座飞行,后座指挥无人机。配合空警-500预警机、歼-16D电子战机、攻击-11等无人作战平台,歼-20已经具备了“空中中枢”的能力。
而F-35在体系化上,完全掉队。忠诚僚机一直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,AI协同试验不断延期,指挥链条仍然依赖传统模式。
更严重的是,F-35过度依赖软件系统,却又无法保障更新频率,导致其体系化作战能力极不稳定。2023年后,美军一度只能接收“训练版本”的F-35,连实战都进不了。
歼-20最大的战略意义,不在于它飞得快、打得远,而在于它的出现,彻底打破了美国在五代机上的技术垄断。
《欧亚时报》还不忘点出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事实:美国空军虽然全球部署,但在亚太从未拥有过局部优势。
尤其是在西太平洋,哪怕加上日本、澳大利亚等盟友,美军也无法在五代机数量上取得压倒性优势。
相反,中国空军的歼-20正以每年百架的速度下沉部署,未来两年内,在第一岛链内形成5比3的五代机优势几乎板上钉钉。一旦战时封锁东亚,美军的全球部署优势将变成全球调度困难。
美国不是没意识到问题,而是无力解决。F-35的成本已经压垮了多个盟国的国防预算,加拿大和西班牙都在重新考虑采购计划。
欧盟更是提出“50%欧洲采购”目标,直接削弱了美国军工的出口能力。而F-22呢?这个曾经的王者,现在连加装光电瞄准系统都成问题。
升级没动,改进无望,连“忠诚僚机”概念都无法兼容。一个空军的未来不能靠回忆撑起来。
而中国的未来,是实打实的技术堆起来的。2024年底,歼-36与歼-50两款六代机成功试飞,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试飞两款六代机的国家。
六代机不是概念图,而是真机飞行。从脑机接口到AI蜂群指挥,从等离子体流控到垂发导弹系统,中国已经站在未来空战的门槛上。
歼-20之于中国空军的意义,就像F-15之于上世纪的美军。它不仅是一款主力战机,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。
如果说F-15代表了冷战时期美国空军的全面碾压,那么歼-20就是新时代中国空军的系统性胜利。
从设计理念开始,中国就没有模仿美国,而是走出自己的路。从鸭翼布局到双座协同,从隐身优化到大航程作战,歼-20是对美式空战逻辑的一次全面重构。
而这场重构,已经开始影响地缘政治。2025年初,美国内部评估指出,到2027年,中国将在西太平洋形成12:1的区域空优比。
这不是军事推演,而是产业现实。当一方还能每年产出百架五代机,而另一方连升级都难,那所谓技术优势,就已经成为幻觉。
发布于:河南省上一篇:山东男篮稳妥引进外援,保留克里斯并购弗格、引进皮尔森,实现老熟人回归_辽宁_新疆_1
下一篇:没有了
